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蒋介石父子相继离世,被囚禁了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终于被释放出来,此时的他早已白发苍苍,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将帅。
就在大家为张学良以后的生活感到忧愁时,来到美国的张学良却过上了非常奢侈的生活,住别墅洋楼,吃着山珍海味,还和赵四小姐到处旅行,简直到了挥金如土的地步。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爱人的陪伴下走完了一生,而人们也被他所留下的数亿美金的庞大遗产给震惊到了,被囚禁半生的他到底是怎么拥有这么多的财产的?
想了解张学良庞大遗产来源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精彩马上为您揭晓!
张学良能在近代历史留下姓名,除了他曾发起“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合作,还与他的父亲有莫大的关系。作为曾经最年轻的少帅,张学良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作霖,要知道,当年的张作霖可是号称“东北王”,手里握着几十万的兵马,占据整个东北三省,也是凭借这个身份,他为后人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
展开剩余90%张作霖虽然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年少时他就参了军,之后他还参加过甲午战争,见到了清朝的惨败,让他对这个政府很失望,他也认识到,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变强别人才不能随意欺负你。
就这样,回到家中的张作霖和几个好兄弟组建了一个自卫组织保险队,说是自卫组织,也是“水泊梁山”。
当时像他们这样的组织有很多,清政府面对前后夹击的局势,没有办法决定诏安。他们选中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张作霖,告诉他:“只要你去剿匪,就给你加官进爵。”而张作霖听后便同意了。
不久,张作霖就成了清政府任命的巡防营管带,在他的带领下,清政府开始清剿东北三省的土匪,也是在这时,张作霖的军事天赋崭露头角,而他的军事才能也将他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经过几次立功,张作霖不仅得到封赏,他的官职也越来越高,到了最后,他不仅在东北站稳了脚跟,还成为当时奉系军队的首领,统治整个东北三省。
相较于他获得的权力,大家对他的财富更好奇,要知道张作霖可是几大军阀中最富有的,那他的钱财又来自哪呢?
细数张作霖的财富来源,还得从他剿匪开始,清末时期的匪患大多占山为王,多为搜刮了民脂民膏的人,在张作霖在剿匪过程中,也就缴获了大笔财物,而他留了个心眼,并没有全部上交,再加上每次剿匪,清政府都会给他发放奖金,数额也不小,之后,他的官职越来越高,薪水也在上涨,尤其到了后来,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作为督军的他,薪水就更多了。
在1921年,张作霖曾和美国的孟禄教授提起:“每个月东院有1600(省长薪金,应该是指1600大洋),西院有1800(督军薪金),这几年共集500来万。”就这样,张作霖在早期就已经积累了一笔财富。
除此之外,张作霖还生财有道,他把手里的钱拿去投资,也赚了不少。他曾经投资过十几座煤矿,还入股过多家银行,每月都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张作霖在世期间,曾多次购买房产和地产,据说那时,他在东北拥有20万公顷的土地。除了地,他还有房子,仅在沈阳他就有十余栋的楼房,这些东西换算下来,也是一大笔财富。
张作霖还用钱去经商,他曾在沈阳建了东北的第一家纺织公司,就是奉天纺纱厂,他还专门找人去经营,也为他带来巨大的收益。除了这些,每年都有一些地方官员给他送去见面礼等等,而他家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也是应有尽有,价值连城。
张学良晚年曾回忆说:“我在东北的家产有多大,虽然不能说称亿吧,但五、六千万家产还是有的。”而这也只是一个预估的数字,张家的财产究竟有多少,可能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
而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他的母亲早逝,张作霖更是偏爱他,可谓是有求必应,平日里也很关心他的学习。
长大后的张学良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继承了他父亲的军事才能,年纪轻轻就参军入伍,后来他从讲武堂毕业后直接加入了他父亲的奉系军队,仅短短几年,他就升为少将,当时的他年仅19岁,这在整个中国都是少有的。后来,张学良作为东路军的司令,率领部队在直奉大战中立下了战功,当时他也才二十三岁。
张学良的表现让张作霖很是满意和自豪,他正想好好栽培张学良,让他当自己的接班人,将来统领东北军时,却因日本人的报复,最终死于皇姑屯事件中。
那是1928年,日本威逼利诱张作霖希望他帮助日本侵略中国,而面对日本的无理要求,张作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并说道:“我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张作霖的回答,让日本人很生气,他们事先做好准备,在张作霖乘坐火车的必经路段,事先埋藏好炸药。就这样,张作霖在回去的路上被炸成重伤,最后没能等到见张学良一面就去世了。
为了稳定局势,不让日本人有机可趁,张作霖身亡的消息被瞒了下来。匆匆赶来的张学良看着父亲的遗体悲痛万分,可他还是听从父亲的遗愿赶回沈阳,在日本人发现张作霖死之前,顺利接管奉系军队,并继承了他父亲留下的大笔遗产,就这样,张学良成为了新一任的“东北王”。
张学良除了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他自己也有一笔财富,其主要来源是他的藏品。因为个人爱好,他年轻时收集了许多藏品,有很多名人字画,孤本典籍等,这些珍宝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各个价值连城。
说到这,张学良就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他的老师——郭松龄。
郭松龄是当时张学良在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他为人正直且严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并不因为张学良的身份而对他照顾有加。那时,郭松龄三十几岁,张学良年仅十九岁。在课堂上,郭松龄经常向他们讲述救国救民的思想,而他深厚的军事造诣也令张学良很是佩服。
在之后的相处中,郭松龄也发现,张学良确实很优秀,也很聪明,对于他讲的内容不仅能融会贯通,还能举一反三,是个可造之材。后来,郭松龄被张学良举荐给张作霖,开始到军中任职,他曾多次与张学良并肩作战,就这样,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可以说亦师亦友。
郭松龄有个爱好是收藏名人字画。在休息之余,张学良经常去找他,渐渐的,在他的影响下,张学良也对书画鉴赏起了兴趣。而郭松龄也是一个好老师,他看到张学良对字画感兴趣,就开始带着他去学习如何辨别书画古籍的优劣,赏析笔法,以及字画中的文字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后,鉴赏和收藏名人字画,成了张学良的一大爱好。为了验证自己所学,张学良经常到旧书店或者古董店,留意那些具有收藏价值的字画,很快他的鉴赏水平就得到提高。而后他也开始收藏字画,除了他人送来的藏品,他自己也会去店里买来一些藏品,有时还会发现沧海遗珠。
曾经有一次,张学良闲来无事去了一家旧书店。进去后,他在屋里看了一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好东西就准备离开,走到拐角的地方,他看到有幅画堆在地上。
张学良捡起来一看,发现那幅画上有些脏乱,但他没有在意这些,而是仔细看作者的画法,线条流畅,画工精湛,他一眼就看出这是大师的作品。张学良将画买了下来,回去之后,他请来专业人士鉴定,这幅古画果真价值连城,是名家李唐的真迹。当时张大千是张学良的朋友,也给他送来不少画。就这样,通过几年的积累,张学良的藏品也越来越多。
张学良在晚年时,曾将自己的一部分藏品进行拍卖,而他的那些藏品,很受大家的追捧,许多藏品被拍出高价。比如,他收藏的宋代谢元所的《桃花》,被拍卖出1500万元的天价,张大千送给他的《湖山轻舟》也被拍卖950万元。
那次,张学良共拍卖了200多件藏品,最后的拍卖总价达到一亿三千多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而这也仅仅是他个人收藏的一部分。据说他还有李唐时期郭熙的真迹,是国宝级的珍品,而他还收藏着吴道子、王羲之等人的真迹,一直没有拿出来。
张学良在晚年时,还将自己的一些藏品捐给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人们对于他的做法众说纷纭,但具有缘由为何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张学良在死后留下大笔遗产,其中有一部分还来自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富豪于文斗,而她也是张作霖为张学良千挑万选的媳妇。
也正是如此,她和张学良属于包办婚姻。尽管张学良最后娶了于凤至,可那不是出于爱情,只是父命难为,婚后的两人一直相敬如宾。
张学良不爱于凤至,但于凤至却对张学良用情至深。自从她与张学良定了亲,她就把心落在了张学良的身上,尽管张学良对她一直很冷淡,可她并没有任何的怨言,从嫁进张家起,她就做好了准备,只想为张学良打理好家里的一切,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外做事。
作为富商之女,于凤至从小就学习经商 ,而她也很有天分。嫁给张学良之后,她将家里的财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张作霖在世时曾多次夸她是个佳媳,之后还把家里的财物全都交给她去管理,而她也做的很好,等到张作霖离世后,她不仅守住了张家留下来的巨额遗产,还用这些钱进行投资,做生意,积累出了更多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她也全部留给了张学良,自己分文未动。
后来张学良的身边有了赵四小姐的陪伴,于凤至自然也很难过,但是作为传统的大家闺秀她选择了忍让,因为她知道赵四小姐和她一样都爱着张学良,只要张学良好,她不在意这一切。生活就这样平静的过着,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1936年,张学良与杨虎城实行“兵谏”,这场西安事变致使蒋介石最终同意了国共合作一同抗日,然而擅长“算账”的蒋介石在这之后便将张学良扣押了。
当于凤至知道这个消息时,不由得焦急万分,她花费大量金钱,想尽办法去营救张学良,可是都失败了。最后,她放下一切来到张学良的身边,悉心照顾他,可在陪着张学良两年后,于凤至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得了癌症。
疾病让这个女子变得更加愁苦,最后她在张学良的劝说下,决定先离开去往美国治疗。
躺在病榻上,于凤至常常想起丈夫张学良,不知道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她也知道张学良开销大,担心他没有钱花,想到自己看病也要花钱,于凤至再次认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明白只靠手里的积蓄,坐吃山空是不行的,她要去做点什么。
于是,在于凤至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她开始着手赚钱的生计。这就不得不佩服于凤至的经济头脑,她在美国治病的期间开始涉猎金融市场,凭着敏锐的经济视角看出了美国的股市有利可图,甚至为了能更好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她开始学习英语和金融方面的知识。
很快,她凭借着出色的商业头脑,就挣到第一笔钱,之后的她更是在短短几年内就成华尔街有名的女强人。在炒股的同时,于凤至还将目光投向房地产,她在美国购买了多处房产,想着张学良若有一天能重获自由,到时候大家可以居住在这里。
于凤至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她不停的积累财富,每月都会给张学良汇去一笔钱,希望他能在台湾过得好点,她在美国一直盼望着,希望她们能早日再见。可命运弄人,在离张学良获得自由仅剩三个月时,于凤至因病去世了。而她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依旧挂念着张学良,她最后留下的遗嘱,要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张学良。
她担心张学良出来后没有钱花,怕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子晚年过得不好。这种无私的爱与奉献令人动容,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已经离婚了,而张学良也娶了赵四小姐,可即便是这样,于凤至还是选泽支持他,也不怪张学良晚年会说:“一生愧对凤至。”
1995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定居,2001年,张学良因病去世,享年101岁。随着他的离世,他名下的财产也被银行公布了出来,据说他银行卡里的余额就有数亿美元之多,震惊世人,而这还没算上他珍藏多年的字画、珍稀古籍等,说他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时光流转,斯人已逝,张学良的离世,也再次验证了,一个人哪怕你富可敌国也好,山穷水尽也罢,都终有一死,谁也无法逃离。
我们作为旁观者,只能从他们的故事里,窥见一丝那段充满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的历史,最后留下几声叹息罢了。
发布于:天津市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