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不会一夜崩塌,但城门已开,围剿才刚刚开始。
文 | Terry
一、促销换不来热度,国庆BBA门店的“冷意”比折扣更刺骨
2025年国庆黄金周,中国车市迎来传统销售旺季,却也是豪华燃油车最冷的一个“金九银十”。
奔驰E 300L裸车跌破35万,宝马3系直接打七折,奥迪Q5L起售价从37.98万一路滑到26万——指导价近50万的车型,终端优惠普遍超过25%,却换不来往年的人潮汹涌。
北京某宝马4S店销售告诉某媒体:“假期到店人数跟平日差不多,客户围着展车问续航、问智驾、问OTA,然后转身去隔壁理想展厅下订。”
价格触底,但决策周期越拉越长。多位一线销售反馈:消费者不再为“三叉星徽”或“蓝白螺旋桨”冲动买单,而是把BBA当成“对比项”——续航多少?座舱芯片几代?城区NOA覆盖几条路?
当“入门即豪华”的定价逻辑被打破,BBA第一次体会到“品牌溢价”在新能源时代的脆弱。
二、渗透率58.1%的分水岭,电动化把豪华“重新定义”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达58.1%,较去年同期再涨8.3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每卖出100辆新车,就有58辆绿牌。3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中,中国品牌占比超过八成;百万级市场,仰望、蔚来ET9、尊界S800相继交付,BBA的“价格锚”被连根拔起。
“过去买34C是为车标,现在买Model Y、问界M7是为体验。”上海一位蔚来销售说,国庆试驾用户里,三成原本直奔奔驰C或宝马3系,“他们对比完续航、芯片、语音控车后,直接下订ET5T。”
新能源不仅抢走了销量,更抢走了“豪华”的定义权——高阶智驾、智能座舱、800V快充、城市NOA,成为新“身份符号”;BBA擅长的“机械豪华”被软件体验降维打击。
三、34C与56E失守,BBA价格体系“塌方”全记录
入门豪华“34C”:奔驰C260L裸车25万元,宝马3系七折,奥迪A3入门12万元;2025年上半年,C级与A4L销量同比-16%、-27%,仅宝马3系微增。
中端支柱“56E”:宝马5系入门从43.99万降至26万,降幅40%;奥迪A6L、奔驰E级优惠14万-1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三车销量集体两位数下滑。
利润“奶牛”X3/X5、Q5L、GLC:促销幅度普遍超25%,但到店客流未现增量,成交周期延长至2-3周。
更危险的是“价格锚”一旦下沉,就再难回升。BBA销售坦言:“现在报价比二手车平台还低,客户仍觉得‘还能再谈’。”
四、新能源“围猎”,问界、理想、蔚来、小米层层夹击
2025年9月新势力销量榜:零跑6.7万辆、鸿蒙智行5.3万辆、小鹏4.2万辆、小米近4万辆,30万-50万元区间被问界M7/M8、理想L系列、蔚来ES6/ET7、小米YU7层层填满。
理想:国庆推出“1.5万置换+1.99%金融费率”,老车主复购权益直击家庭换车痛点;
小鹏:5年0息0首付,最高贴息5.57万元,抓住年轻用户对“个性化权益”的需求;
蔚来:试驾用户三成原本看BBA,“续航、智驾、换电”一站式对比后下订。
新能源品牌不再只靠“价格战”,而是用技术+生态+权益组合,持续拉低BBA所在细分市场的门槛。
五、78S最后的堡垒,尊界S8001.4万订单,BBA“超豪华”根基动摇
2025年前8月,宝马7系、奥迪A8L、奔驰S级销量分别下滑24%、27%、92%。
另一边,蔚来ET9上市首月交付835辆,超过7系与A8L;仰望U8累计交付破万辆,成为首个破万的国产百万级品牌;尊界S800开启预订109天收获1.4万张大定,接近2025年上半年“78S”销量总和。BBA在70万-150万元市场的“绝对定价权”第一次被挑战。
不过,尊界、仰望、ET9仍处交付爬坡期,实际交付与上险量才是“真刀真枪”。但趋势已明确:国产新能源不再“自下而上”渗透,而是“自上而下”强攻品牌制高点。
六、BBA开始自救,分别与华为、Momenta、字节跳动“牵手”
BBA不再执着于“全栈自研”,而是把“灵魂”交给中国供应商,试图用本土化智驾体验对冲新势力优势。
奥迪:与华为乾崑智驾合作L2+,A5L、Q6L e-tron搭载华为方案;
宝马:联手Momenta开发端到端智驾,2025年四季度首搭纯电CLA;
奔驰:投资Momenta七年,与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合作,全新MB.OS架构首车四季度上市。
但合作模式仍处“磨合期”:华为乾崑方案在奥迪A5L上仅支持高速NOA,城区功能尚未解锁;宝马与Momenta的端到端方案,交付节奏落后于小鹏、理想三个月;奔驰豆包大模型上车,仍需与德国总部协调数据合规。
“拿来主义”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却难以形成差异化壁垒——当高阶智驾成为15万级车型标配,BBA的“豪华”故事该如何继续?
七、利润预警,BBA集体下调利润率,2026年或迎“亏损红线”
2025年三季度,宝马预计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下降1.25%至5%~7%;奥迪从7%~9%下调至5%~7%;奔驰销售回报率从6%~8%下调至4%~6%。
均价下滑、销量下滑、研发费用高企,BBA同时迎来“利润剪刀”:
均价:奔驰43.1万→36.8万(-7.2%),宝马34万→31.5万(-7.4%),奥迪29.7万→27.8万(-6.4%);
销量:2025上半年BBA在华集体两位数下滑;
研发:奔驰2025年研发支出预计超90亿欧元,其中40%投向电动化、软件定义汽车;宝马2025年研发支出70亿欧元,电动化占比50%。
当“利润奶牛”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而电动车销量占比仍不足30%,BBA面临“增量不增利”的尴尬——2026年,德系三巨头在华汽车业务可能出现十年来首次亏损红线。
八、堡垒仍在,但城门已开
BBA并非没有反击之力:奔驰EQS、宝马i7、奥迪e-tron GT等技术旗舰仍在迭代;百年品牌积淀、全球供应链、研发体系仍是护城河;与Momenta、华为、字节跳动的合作,让“中国速度”第一次驶入德国总部。
但市场逻辑已经改写:豪华不再等于“机械精密”,而是“智能体验+服务生态+用户运营”;品牌溢价不再靠“百年故事”,而是“月月OTA+年年换新”。
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BBA仍守着70万元以上“78S”最后一块砖石,但尊界、仰望、ET9的订单已说明:国产新能源的“攻城锤”正在撞击城门。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