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至16日,河南省2025年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60个文明实践项目进行现场交流、成果展示。省直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文明办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科长及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同志、志愿者骨干等齐聚现场,共话文明实践创新路径。
活动现场(河南师范大学供图)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新乡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承办,汇聚全省文明实践领域的优质项目与骨干力量,以项目比拼促经验交流,以品牌打造推工作提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新动能。
展开剩余56%活动现场(河南师范大学供图)
活动现场,60个入围项目围绕文化文艺、文明风尚、助学支教、科技科普、移风易俗等关键领域展开为期两天的集中展示。项目负责人通过PPT演示、视频展播、现场路演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服务成效与特色亮点。从科技暖农心到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从关爱生命传播健康知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各类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展现出文明实践扎根基层的鲜活生命力。经专家评委现场打分,本次活动最终将评选出一类项目20个、二类项目40个。活动期间,哈密市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学员5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
“我们聚焦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需求,整合专业资源开展支教助学、云陪伴、职业体验等系统性服务,助力他们全面发展与社会融入,让每一只‘孤雁’都能获得温暖与支持。”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孤雁守护”留守儿童关爱守护文明实践项目参与学生代表石璇的介绍,引发在场人员广泛共鸣。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秦法跃在现场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及科技创新港校区建设情况,重点阐述了该校依托省级研究培训中心培育文明实践项目、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成效。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深度参与文明实践项目孵化,为河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贡献高校力量。
河南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要坚持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打造。要聚焦群众需求,让文明实践走进群众心里;要聚焦培育孵化,打造扎根基层、富有生命力的特色品牌;要聚焦协同联动,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文明力量”,更好地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发布于:北京市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